房市新聞
新典範!長榮投資42億,航空城設國際物流產業園區
作者:MyGoNews林湘慈時間:2014-11-29【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桃園航空城招商再傳捷報,桃園縣政府工商發展局表示,繼2014年10月23日舉辦的「投資桃園領航世界」招商大會,國內外計20家廠商與桃園縣政府共同簽署投資合作意向書(LOI),總金額超過新台幣305億元,共推桃園航空城。長榮集團也看好未來航空城發展,由旗下長榮國際儲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長榮國際儲運),運用該公司於航空城現有的區位優勢,斥資42億元,於大園申請設立倉儲物流產業園區,透過西濱快速道路快速串聯桃園國際機場及台北港,將原僅有的貨櫃集散站功能,進一步升級為高端國際物流產業基地,預計在取得建照後20個月完工,可望創造140億元產值及500個就業機會,成為海陸聯運、雙港合一的典範。 長榮國際儲運早於2006年在大園設置大型貨櫃集散站,為配合政府國土空間發展政策下,對於提升國際海空港整體運籌能力及致力發展機場園區周邊土地之政策目標、以及航空城計畫中致力推動境內、外物流業發展之產業願景,已著手將原大園貨櫃集散站改申請設置為專供倉儲物流產業使用之產業園區,以使地區產業基盤建設與政府之產業發展推動目標得以相互配合。 該園區除鄰近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內之空運倉儲及自由貿易區外,經由西濱快速公路也可於30分鐘到達台北港,長榮國際儲運亦具備海空運輸之專業能力,對於航空城發展海空聯運模式將帶來正面助益。此外,大台北及桃園都會中心區域皆位於園區1小時服務範圍圈內,也可完全支援未來北部區域在電子商務及生活用品物流運輸上之需求,提升北部區域整體物流服務效率及水準。 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則有許多物流設施正進行開發,現代化之物流設施除有大型化、多層化之趨勢外,因應市場需求,倉儲物流產業園區開發及建築亦需充分考量對環境之影響。由於現代化之物流設施已成為國際企業進入海外市場之考量標準,長榮國際儲運希望能透過打造先進之物流產業園區,對桃園航空城引進國際企業帶來顯著貢獻。 工商發展局指出,桃園航空城計畫在吳志揚縣長的領導下,由縣府團隊組成的桃園航空城推動委員會和中央各部會分工合作,行政院在2012年9月18日宣布啟動後,短短1年10個月時間完成環評、用水用電計畫、同意農地變更使用、公益性必要性報告到2014年7月29日由內政部都委會審定都市計畫通過,再再彰顯政府的行政效率及為台灣經濟轉型升級打拚的決心。 桃園航空城計畫內容不但獲得國內外企業高度關注,甚至全球知名會計事務所KPMG也於11月將桃園航空城計畫評選為全球100大最值得關注的基礎建設開發計畫KPMG(INFRASTRUCTURE 100 - World Markets Report),此次的評選是由KMPG獨立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依據開發計畫規模、可行性、複雜性、創新、對社會的影響等五大項關鍵標準,評選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00大基礎建設開發建設計畫。 依據上述KPMG的報告內容,桃園航空城為台灣最耀眼的整合性計畫,扮演推升台灣在區域及全球競爭力的角色。桃園憑藉這桃園國際機場及台北港雙港合一的優勢,長久以來已被定位為國際貿易及製造業的中心,而桃園航空城的發展即是架構於上述優勢基礎,結合新世紀都市計畫的各項重點,從合宜住宅到永續水資源的規劃及管理等,也是愛台12大建設的重點計畫之一。 桃園航空城規劃分為五大分區,包括台灣門戶區、行政及金融區、文創科研產業區、樂活優質住宅區、物流貿易區,未來將引進適合於桃園航空城發展之12項重點產業,包括:國際金融服務、創新育成、會展(MICE)產業、複合式休閒(IR)產業、國際醫療服務、防災科技、生物科技、清淨資源、綠色運輸、巨量資料、文化創意、物流倉儲等。 桃園航空城計畫在2014年成功從規劃階段進入實際執行階段,預計可創造整體經濟效益高達7兆元,及近30萬個就業機會,除可促進地方繁榮發展外,在國內產業用地有限下,航空城的發展亦扮演台灣產業升級基地、促進產業轉型,帶動國內經濟的發展。桃園航空城計畫不僅牽動桃園區域發展,更將帶動21世紀台灣整體產業轉型,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引擎。資料來源:http://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111518/%E6%96%B0%E5%85%B8%E7%AF%84%EF%BC%81%E9%95%B7%E6%A6%AE%E6%8A%95%E8%B3%8742%E5%84%84%EF%BC%8C%E8%88%AA%E7%A9%BA%E5%9F%8E%E8%A8%AD%E5%9C%8B%E9%9A%9B%E7%89%A9%E6%B5%81%E7%94%A2%E6%A5%AD%E5%9C%92%E5%8D%80
市場觀望!11月全台房市價穩量縮
作者:MyGoNews方暮晨時間:2014-11-29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國內景氣燈號連九綠、2014年10月出口訂單續創新高,經濟表現穩定成長,加上年底購屋潮支撐房市交易動能,不過隨著九合一選舉投票日逼近,民眾購屋腳步有放緩跡象,在短期多空消息激盪下,讓11月房市相較10月呈現盤整量縮。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統計,北市11月交易量較10月衰退7%,新北市量增5%,桃園量縮6%,新竹則減少13%,台中量略增1%,台南維持平盤,高雄則微縮5%。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預期選後會有一坡地言、觀望買氣回籠,市場成交量可望有反彈。台北市11月中古屋平均單價每坪63.0萬元,新北市單價每坪39.9萬元,其餘五都中,桃園、台中房價上漲,11月單價分別為14.7萬元、15.8萬元,而新竹縣市與台南、高雄,本月中古屋房價分別為15.9萬元、11.1萬元與13.4萬元。 自住買盤穩市場 輕移民風潮再現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觀察11月購屋動機,台北市中心以換屋佔比41%居冠,是2010年以來新高紀錄,首購11月佔比22%,合計自住型買盤高達63%,與10月同登史上最高紀錄;但投資置產25%,是2014年以來最低紀錄,觀察11月換屋族群購買的產品與區域可發現,受惠於松山線通車效應發酵,松山、中山最受青睞,松山以總價3000萬以上、中山則是2000-3000萬的中古大樓吸引換屋買方搶進。 至於市郊區則首購、換屋大翻盤,11月首購首度超越換屋,佔比36%,也是2010年來最高紀錄,換屋佔比僅25%。黃舒衛補充,從台北市11月的購屋動機可以發現,目前台北市的房市已回歸基本盤,市中心以口袋深度較深、有資產作後盾的換屋族群為主,而市郊區房價相對實惠,則吸引經濟正起步、積極累積資產的首購族群進駐。 此外,11月原居住在市中心轉往市郊區購屋的比重創2014年以來新高,有22%之多,其他各月均落在11-20%之間,而其中有一半的比例都是首購族,顯示比價效應發酵,「輕移民」效益再現。 至於新北市,黃舒衛說明,首購仍是市場主力,11月佔比39%,逼近四成,換屋佔比則為32%,是2014年以來最高,自住客合計佔比71%,是2010年以來第三高;投資置產佔比僅18%,交易低迷。黃舒衛指出,北市中心、市郊區自住買盤回歸供需平衡,而新北市自住佔比也站上七成,由剛性需求帶動房市交易動能,房市體質逐漸轉佳。 台中、台南量能持平 其餘三都交易量略縮 黃舒衛表示,11月雙北市以外的五都房地產市況,桃園呈現價漲量縮走勢,雖有升格效應帶動,但受到央行將桃園納入管制區以及選舉干擾,加上房價仍屬高檔,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仍大,讓交易量放大不易,其中以八德、平鎮量縮幅度最為明顯。 至於新竹縣市則為價跌量縮市況,交易量減少13%,竹東、北區交易件數量縮最多;台中則是價跌量微增市況,交易量微增1%,觀察表現相對亮眼的區塊為北區、西屯區,西屯區位於市中心,具備重大建設與重劃區題材,而北區受惠於交通建設逐步完備,房市交易穩定;台南11月房市呈現價跌量平格局,其中以緊鄰南科園區的北區表現最佳,由於南科園區帶來就業人口以及重劃區題材,拉抬北區房市交易。 黃舒衛補充,台中、台南房市交易穩定,就連建商也大舉搶地開發,高鐵局標售台中、台南站區周邊土地全數標出,顯示建商也看好兩都會區房市後市發展;至於高雄市,交易略縮5%,觀察交易量縮的區塊,苓雅、鼓山區,衰退幅度較明顯。 國際經濟復甦不同調 台灣基本面佳 房市轉趨買方市場 黃舒衛說明,美國經濟向上趨勢浮現,宣布QE退場,但其他國家表現卻差強人意,日本擴大寬鬆、中國無預警降息,而歐洲更頻頻喊話要進一步展開救市動作,不過就台灣基本面來算是穩中求升,雖然有年底九合一選舉干擾市場氛圍,民眾勢必回歸理性,房市也回復供需正軌,而根據永慶房仲網11月雙北市降價物件比例高達24%、23%來看,屋主漫天喊價的情形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修正價格降價求售,獲利了結的心態逐漸發酵,建議屋主越早做好調節、汰弱留強的準備,越能確保投資成果。 至於有意購屋的民眾,黃舒衛建議,趁目前房地合一、升息等利空出盡之際,影響市場程度已轉弱,加上房價短期盤整,但中長期隨台灣經濟復甦仍有可為,升息壓力尚低,正是十年難求的進場好時機,選擇具備重大建設題材或是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備的區塊,積極看屋議價,購置符合自身需求的房子。資料來源:http://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111526/%E5%B8%82%E5%A0%B4%E8%A7%80%E6%9C%9B%EF%BC%8111%E6%9C%88%E5%85%A8%E5%8F%B0%E6%88%BF%E5%B8%82%E5%83%B9%E7%A9%A9%E9%87%8F%E7%B8%AE
選後買家出籠好時機 專家:能買A貨就不要撿便宜C貨
好房網News記者黃慈雯/整理報導今天進行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回顧前陣子的房市情況,因受到選舉紛擾因素,買氣低迷,成交量也持續萎縮,房仲業者預估,今年恐會創下13年新低。不過隨著選舉結束,也代表新的一年將來臨,房產專家張欣民表示,2015年上半年賣壓最沉重,但對買家來說卻是一個進場好時機,他認為,能買A貨就不要撿便宜C貨,趁機實現買房夢。房仲業者徐佳馨透過聯合報導表示,房價已維持1年高檔盤整,在選舉結束之後,緊接著的房地合一課稅政策會讓房市更加明朗,賣方也會汰弱留強重整資產,提早為節稅避險做準備,如此一來,選後的房價將更具彈性。 房產專家張欣民也在《好房網雜誌》分析,2015年7月起容積獎勵縮水,迫使許多建商趕在上半年推案,再者,前2、3年是所謂的推案高峰期,隨著建案陸續完工,2015年將會有新一波的交屋潮,加上,房地合一政策箭在弦上,對多屋族的衝擊量大,也將會造成中古屋市場賣壓出現,從供給面來看,2015年上半年賣壓會很沉重。 不過張欣民卻認為,2015年反而是買家積極進場的一個時機,物件大量釋出之下,買方不但可以趁機挑到好物件,更有機會買到相對親民的價格。他建議,開價不妨從7折開始,並試著在75~8折成交,在挑選物件上,應以2~3房為主,除了核貸成數高,未來脫手的速度也會比較快,且能買A貨的產品就不要用「撿便宜」的心態買C級。原文網址: 選後買家出籠好時機 專家:能買A貨就不要撿便宜C貨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0186185551.html
房價暴漲+薪資倒退 晚15年買房 要多付51年薪水!
記者曹逸雯高房價加上薪資倒退,根據一項統計,15年來,大台北房價暴漲3至4倍,加上公設比拉高,而薪資水準卻倒退15年,以同樣在台北買標準3房的房子來看,15年前買房只要花不到900萬元,但如果現在買,至少要3,750萬元,換算現在買房,必須要比15年前買房的人多花51.23年的薪水才買得到。據住展雜誌統計,近15年來大台北地區房價漲多跌少,台北市僅在2009年時曾因全球金融海嘯下跌,新北市15年來房價更是年年上漲、完全不回頭。對照15年前1999年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房價為每坪25.4萬元,但今年10月已經飆升到每坪93.8萬,1坪就大漲68.4萬元,約為15年前的3.7倍;新北市也不遑多讓,當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房價每坪13.4萬元,今年10月已來到每坪42.4萬元,也是當年的3.16倍。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1999年若小張、小陳各有1000萬元現金,小張將1000萬元放定存,而小陳則在台北市隨便買一間1000萬元的房子;15年後,小陳的房子市值至少3600多萬元,淨資產就增加近3至4倍,而小張卻不到1500萬元,如果利用房貸槓桿投資,1999年用1000萬元本金在台北市買3間房子,至今總資產就是定存族的10倍以上,財富差距之大不言可喻。雖然房價居高不下,但根據行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至9月上班族實質薪資4萬6691元,還不如1999年時4萬7046元的薪資水準,薪資倒退15年。何世昌分析,1999年,在毫無家庭資金資助的情況下、單人在台北市買35坪標準3房,以平均單價25.4萬元計算,總價只要889萬元,購屋者用15.74年的實質薪資可付完貸款。但如果現在想在台北買標準3房,因公設比拉高,至少要40-45坪,以40坪房型、平均單價93.8萬元來計算,總價要3752萬元,單人必須付出66.97年的實質薪資才能夠支應,也就是說,在台北市購買相近的居住空間,今年才買房的人,要比15年前買房的人多花51.23年的薪水才買得到。何世昌指出,即使降低標準只買小套房,1999年在台北市買15坪小套房,總價為381萬元,只要花6.75年實質薪資,但現在總價要1,407萬元,要花25.11年薪水。
「誤傳」年底貸款貸不到 其實是買房人暴增
《工商時報》一則報導「銀行房貸 驚傳封盤」,嚇壞了許想要年底買房或正在談房貸的民眾,會有這樣的消息其實和政府打房進行的銀行壓力測試有關,因為壓力測試就是特別對房貸、修繕貸款和以土地放款等3項,以目前公股銀行的作法,只要分行房貸出現「踩紅線」,房貸業務就有可能暫停、從嚴,或是1~2個月的觀察期,不過根據不少外商銀行的私下說法,其實是年底申請房貸的案件暴增,造成銀行內部作業拉長,所以才有傳出封盤的消息。會有這樣的消息,根據27號《工商時報》的報導,「近期市場更傳出有外銀房貸業務自10月起「封盤」,直到明年1月才重啟辦理....」,其實這樣的房貸封盤在公股銀行,不是不會發生! 因為這一兩年因為房價高漲,金管會在2011年針對各銀行不動產放款,提出3大監理指標,要求銀行房貸加修繕貸款限佔總放款40%、建築融資限佔15%、所有不動產相關放款限佔總放款70%,一旦超標「踩紅線」,就得增提0.5~0.75%不等的準備金,雖然這項措施強化了銀行風險承受度,但也嚴重吃掉各家銀行的獲利,所以公股行庫表示,一旦分行的房貸逾放比出現危險水位時,就會有二種作法出現,第一類暫停房貸業務,1個月~2個月觀察期,再決定是否開放續作;第二類從嚴審核,而這類主要是會發生在某一區供需量失衡或供給量過大的時候。 其實從外商銀行的訊息和房仲業者的分析來看,「銀行房貸封盤」其實是在針對多屋族、投資客進行趕盡殺絕,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首先外銀是因為「案量過多」而來不及處理,另外也可看出政策是鼓勵自住族進場,套句房產專家所說,房地合一後年上路! 田大權:贏家都在現在買房!原文網址: 「誤傳」年底貸款貸不到 其實是買房人暴增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8910285397.html
人家觀望你進場? 買房的5大理由...
房市冷清,觀望居多,房仲預估今年全國成交量可能創下13年新低,僅有約萬31棟,較去年衰退1成。決定再觀望等待時機的買方不少,不過,有專家提出「現在就該進場」危機入市的5大理由。「危機就是轉機」。根據有巢氏房屋統計,今年1-9月全台網路委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8.3%,台中甚至成長達77.4%,有巢氏房屋發言人劉炳耀首席顧問分析,委售物件多議價空間也會增加,買方可以趁機挑選多比價。 第2,燙金路段價位回歸合理。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在《好房網雜誌》表示,把「創高價」減掉「合理價」就是所謂的「膨風價」,過去預售、中古屋市場膨風的成分居多,從去年起房市出現轉折,膨風的情況減少很多,價格較趨近合理。 第3、房市目前以自住需求為主,投資客在政府一連串的打房政策下急流勇退,包租公律師蔡志雄認為「投資客都跑光了,沒人跟你搶,還不來挑嗎?」雖然他預期倒貨潮會在明年Q2、Q3才達顛峰,不過先下手為強「早點出來看機會,更多」。 第4、剛捱過奢侈稅2年閉鎖期的屋主不少,這時出售房屋已不用課10~15%奢侈稅,買房能談的議價空間加大。 第5、房地合一課稅勢在必行,屋主持有成本會越來越高,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也在《好房網雜誌》中指出,「如果你是屋主,一定也會把稅轉嫁到房價」,有了先前奢侈稅的經驗,他奉勸有買房需求的人最好別等到房地合一上路後才進場。原文網址: 人家觀望你進場? 買房的5大理由...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37251585283.html